11.11云上盛惠!海量產品 · 輕松上云!云服務器首年1.8折起,買1年送3個月!超值優(yōu)惠,性能穩(wěn)定,讓您的云端之旅更加暢享??靵眚v訊云選購吧!
起亞正在與華為就智能座艙領域進行密切接觸,未來新車有望接入華為鴻蒙座艙,并進行激進的本土化整改。起亞曾在2023年發(fā)布新能源戰(zhàn)略,計劃在2023年至2027年期間在中國市場推出6款電動車,包括EV6GT、EV5、EV9等,但其本土化表現(xiàn)并不理想。起亞還在三電、補能、渠道等多個方面與中國公司展開合作,重新定義后續(xù)產品。
2025款上汽大眾朗逸新銳推出限時購車政策,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,限時價6.98萬元起。并可享最高1年9折/2年85折/3年8折保值煥新等權益。朗逸新銳作為朗逸家族入門級車型,同級車型有東風日產軒逸經典、長安馬自達3昂克賽拉等。
6月以來,合資品牌車型的降價潮持續(xù)涌動。繼豐田凱美瑞、卡羅拉以及上汽大眾朗逸和上汽通用雪佛蘭科魯澤之后,上汽大眾宣布啟動夏日風暴促銷活動,旗下凌渡L、ID.3、途觀系列等車型均參與其中。特別是ID.3,1至6月累計訂單達44447臺,同比增長300%,占ID.家族訂單量的約72.8%,表現(xiàn)出色。
今天下午,廣汽集團公布了今年10月份產銷快報。廣汽集團10月汽車合計銷量22.44萬輛,同比增長5.65%;今年1-10月,廣汽集團累計銷量為201.87萬輛,同比下降0.92%。反觀廣汽集團的自主品牌,廣汽埃安10月銷量超4.15萬輛,今年累計銷量接近40萬輛,與本田和豐田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反差。
三菱汽車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終于塵埃落定。10月24日晚間,廣汽集團發(fā)布公告,正式對廣汽三菱、廣汽三菱汽車銷售公司實施股權調整等重組事項,同時三菱汽車在中國的生產也將終止。三菱汽車也成為繼謳歌和鈴木之后,又一退出中國市場的日系品牌。股權1元轉讓,廣汽三菱正式重組根據(jù)廣汽集團公告,經股東各方協(xié)商一致,擬對廣汽三菱、廣汽三菱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實施
乘聯(lián)會秘書長崔東樹撰文稱,9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74.5萬輛,同比增長22%,環(huán)比增12%。今年以來累計零售520萬輛,同比增長34%。增程式電動車的理想L7的表現(xiàn)明顯較強深藍SL03也表現(xiàn)較好,說明消費者對高端電動車還是有很好的的接受度,增程式如果消除顧慮也是被接受的。
我國汽車產業(yè)已全面告別高增速的黃金時代,車市淘汰賽加速進行,迎來了轉型變革的關鍵節(jié)點。廣汽集團堅持高質量發(fā)展,積極應對挑戰(zhàn),實現(xiàn)了汽車產銷產值的正增長。合資品牌憑借豐富的經驗、穩(wěn)固的基本盤以及國際化背景,正在緊跟新能源汽車潮流,積極轉型升級,廣汽集團也將持續(xù)助力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在電動化領域取得更大突破。
電動化時代,在燃油車叱咤的傳統(tǒng)品牌突然間集體失靈”,尤其是在國內市場,被自主品牌打得暈頭轉向。合資品牌也紛紛轉型,推出電動車,但很多都是畏畏縮縮,放不下過去的盤子,所以導致即便推出了電動車,依舊無太多人問津。網(wǎng)友:都說了純電動車最好不要買雜牌;呦,這不是豐田嘛,我還是想看你桀驁不馴的樣子;應該寫上用了比亞迪刀片電池和電機”,這樣才更有吸引力。
乘聯(lián)會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3月,比亞迪乘用車銷量突破10萬+(104338輛)門檻,分別超越了南/北豐田、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汽車的銷量;在一季度銷量上,也以29.14萬輛超越了上汽大眾的24.9萬輛,廣汽豐田的24.7萬輛,以及廣汽本田的21.24萬輛,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合資品牌對國內乘用車市場長達30年的壟斷...比亞迪3月份燃油車產量為0,已經自己用行動表明了未來...尤其比亞迪還希望借助騰勢品牌占據(jù)30-50萬的價格區(qū)間,新高端品牌占據(jù)50-100萬的區(qū)間,智能駕駛能力可謂決定比亞迪高端化的成敗......
5 月 21 日,西安星享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,該公司注冊資本 6000 萬元,法定代表人為耀出行CEO顧濤,由蔚星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。資料顯示,蔚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兩大股東分別為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Daimler Mobility Services GmbH,兩者分別持股50%。